停止内耗,拥抱自洽人生
2025-03-24 10:04:25
继之前一篇文章,提到了内耗这个内容,今天再了解下精神内耗这块内容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,或者点击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wILoxRQIoDJC5dAYN9Ohg 进行查看。
一、精神内耗,你真的了解吗?
最近,“精神内耗” 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。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晚上躺在床上,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白天发生的事情,纠结自己某句话说得是不是不合适,某个行为是不是太奇怪;或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,会设想出无数个可能出现的糟糕结果,还没开始行动,就已经疲惫不堪。其实,这就是精神内耗的表现。从学院派的解释来说,精神内耗是个体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,当资源不足时,个体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,这种状态下人们会觉得疲惫不堪。通俗来讲,就是我们的内心像有两个小人,一直在打架,一个说要这样,一个说要那样,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纠结和挣扎之中。
二、这些场景,是不是你的生活写照?
1. 职场场景:在办公室里,你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份工作报告,提交给领导后,就开始心神不宁。一会儿担心数据会不会有错误,一会儿忧虑分析得是否不够透彻,领导会不会不满意。一整天都在这种忐忑不安中度过,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工作状态。
2. 社交场景:周末参加朋友聚会,你精心打扮了一番。到了聚会现场,却总是不自觉地观察别人的穿着,听到别人的夸赞,心里又在怀疑对方是不是在敷衍。和大家聊天时,也会反复斟酌自己说的每一句话,生怕说错什么被人笑话。聚会结束后,别人玩得尽兴,你却感觉比上班还累。
3. 生活选择场景:你打算换一份工作,摆在面前有两个不错的机会。一份工作薪资高,但工作强度大,压力也大;另一份工作相对轻松,氛围好,但薪资略低。你开始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,不停地分析利弊,询问身边人的意见,可还是难以抉择,每天都被这个问题困扰,心情变得十分烦躁。
三、长期内耗,正在悄悄拖垮你
1. 身心健康受损:长期的精神内耗会导致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不断积累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失眠,入睡困难,即使睡着了也多梦易醒。食欲也会受到影响,要么暴饮暴食,要么毫无胃口。身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生病,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不堪,精神状态极差。
2. 人际关系紧张:因为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,在与他人相处时,你会表现得过于敏感和小心翼翼。这不仅会让自己感到很累,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压力,久而久之,可能会影响与家人、朋友、同事之间的关系,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隔阂,甚至变得疏远。
3. 工作学习效率降低:当你的大脑被各种内耗的想法占据时,很难集中精力去专注工作或学习。工作中容易出错,学习新知识也变得困难重重,效率大幅下降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,却因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,花费了数倍的时间和精力,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。
四、接纳自己,与内耗和解
要摆脱精神内耗,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。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,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不要一味地否定自己。当脑海中出现自我批评的声音时,试着停下来,告诉自己 “我已经尽力了,犯错是很正常的”。可以尝试写情绪日记,每天花 15 - 20 分钟,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。通过这种方式,你会更加了解自己,也能逐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停止对自己的苛责。
五、摆脱内耗的实用策略
1. 运动:运动是释放压力、缓解内耗的有效方式。每周安排 3 - 4 次运动时间,每次 30 分钟以上,像跑步、瑜伽、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在运动过程中,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,这些物质能够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,帮助我们从内耗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。
2. 培养爱好: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投入其中,能让我们忘却烦恼。比如绘画、书法、摄影、阅读等。当你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时,注意力会从内耗的事情上转移开,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。而且,通过培养爱好,还能提升自己的技能,增加自信心。平时也可以玩玩一些好玩的游戏来分散自己的焦虑,如撞走不开心的“蛋仔派对”。如抓大鹅三消游戏等,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,把焦虑转移.
3. 积极心理暗示:每天早上起床后,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,告诉自己 “今天是美好的一天,我可以做好每一件事”。在遇到困难或感到焦虑时,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,如 “我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”“我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”。长期坚持积极心理暗示,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,让我们更加乐观自信。
4. 设定目标计划:很多时候内耗是因为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,没有清晰的方向。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计划,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然后按照计划逐步执行。每完成一个小目标,都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,让我们更有动力去追求下一个目标,从而减少内耗,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序。
从现在开始,让我们行动起来,停止精神内耗,拥抱轻松自洽的生活吧!相信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,不断努力,一定能够摆脱内耗的困扰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转自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6i79LCEWg1Gs8JdH39mLbw
发表评论: